白掌的繁殖方法有播种、分株、组织培养等,其中常规繁殖以扦插为主,而生产上大规模化生产多采用组织培养。
(一)播种繁殖
白掌的播种繁殖较为少用,主要用于原生种的种质保存和杂交育种。如在高温环境下栽培的花烛等白掌,经人工授粉可以获得种子。人工授粉以上午9~10时和下午3~4时二次授粉较好,授粉成功率高。授粉至种子成熟需要约10~15个月。种子发育阶段注意通风和肥水管理,以促使结实饱满。
白掌种子宜随采随播,保存过长时间会影响它的发芽率。播种一般需要在温室中进行,播种基质应高温消毒。播种时,将种子播于疏松而排水良好的介质如腐叶土、苔藓或河砂上,然后覆盖一层薄土,并用喷雾法或浸盆法使介质保持湿润状态。播种前先将种子放入40℃温水中浸泡10小时,发芽适温为25~28℃,播后室温保持20~25℃,箱口盖上塑料薄膜,保持80%以上湿度,大多数品种播后20~25天左右发芽。播种过程中如室温过低,不仅影响出苗,甚至种子发生水渍状腐烂。
出苗后,当有1~2片真叶时可进行分盆种植,种植一段时间后喷施稀薄肥料,使苗健壮生长。白掌播种苗需培育3~6年才能开花,但2~3年后可具有观叶价值,用于室内盆栽观赏。
(二)分株繁殖
白掌的分株繁殖是将自然分蘖发生的幼株自母体切离分植即可,它操作简单,也是白掌繁殖的主要方法之一。
分株繁殖只要避开低温与高温期,几乎全年都可进行,但以春季和秋季结合植株换盆进行较好。在南方气候条件下,一般3~5月或9~10月较适宜。操作时,将母株从盆内倒出,抖去部分旧的培养土,露出伸展方向的新芽和根蘖根系,用利刀将植株分割为若干小丛种植。切割时应顺着根系的走向,尽量少伤根,然后分别进行种植。一般植株分切后应立即上盆,浇足水,并置于较荫蔽湿润的环境养护一段时间,待其根系恢复正常后按常规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。分株时温度不宜太低(一般不低于20℃)。否则容易引起损伤,并且植株生长衰弱。
白掌也叫一帆风顺,养好的话就是可以开花的,一是放于散射光照处;二是表土见干后浇透水;三是最好以稀薄的肥水代替清水来浇花;四是用不1500-2000倍液的赤霉素溶液喷施全株,间隔一周的时间重复一次;五是加强空气湿度 多向地面及生长空间喷水。做到时间久了,就会开花的。 这些,做到基本金可以开花了。
1、生长习性:
它性喜温暖湿润、半阴的环境,忌强烈阳光直射。不耐寒,生长适温为20~28℃,越冬温度为10℃以上。
白掌原产于哥伦比亚,生长于热带雨林中,花为佛苞,呈叶状,即它的花并无花瓣,仅仅是由一块白色的苞片和一条黄白色的肉穗所组成的,非常似手掌,固名为白掌;它的花大而且显著,花校长而高出叶面,白色或者是绿色。为欧洲最流行的室内观叶植物之一。
2、水培管理:
(1)适宜的环境温度:
水培植物的生长温度为5℃—30℃,在此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。
(2)适宜的光照:
水培植物的光照以散射光为主,不一定非要晒到太阳。夏季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。
(3)换水及清洗花卉根部:
水培植物夏季7天左右换一次水、冬季10—15天左右换一次水,加入数滴水培花卉专用营养液即可(营养液浓度按说明书要求配制)。
培育水培植物的器皿易生长青苔,影响根系的观赏,还会消耗水中的氧气。换水时,应先用清水洗去花卉根部黏液,剪除老根、烂根。并将器皿和根系上的青苔洗刷干净。每次换水,水的界面以淹没根系的1/2—2/3为宜,其余根段任其暴露在空气中。
(4)保湿及喷施叶面肥:
为防止叶片干枯发生,日常护理时,应用清水喷洒叶面保湿,最好是每周喷施叶面肥一次,既能为叶片提供营养、增加叶面光泽,冬季还能达到抵抗低温的目的。
白掌也叫一帆风顺,日常养护施肥需要用缓释肥,保证肥力才能长的比较好!
水培白掌不需要浇水,需要换水。水培白掌具体养护方法如下:
1、光照:水培白掌的光照以散射光为主,不一定非要晒到太阳,夏季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。2、温度:水培白掌的生长温度为5℃—30℃,在这个范围内的水培植物都可以正常生长。
3、换水:夏天在水培白掌时应该7天左右换一次水、冬天10—15天左右换一次水。
4、水培白掌也会发生叶片干枯的现象,所以在日常护理时,应用清水喷洒叶面保湿,最好是每周喷施叶面肥一次,保证白掌很好的生长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