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春庄》唐王勃
山中兰叶径,城外李桃园。岂知人事静,不觉鸟啼喧。
2、《兰》宋丁谓
彼羡南陔子,其谁粉署郎。渥丹承露彩,绀绿泛风光。屡结骚人佩,时飘郑国香。何须寻九畹,十步即芬芳。
3、《兰花》明孙克弘
空谷有佳人,倏然抱幽独。东风时拂之,香芬远弥馥。
4、《题画兰》清郑燮
身在千山顶上头,突岩深缝妙香稠。非无脚下浮云闹,来不相知去不留。
千头木奴
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休传》南朝宋·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
三国时,丹阳太守李衡呼橘为奴,畜橘养家。指可以维持生计的家产,或指前人为后人创造财富。
李衡多次想要置办家产,但是他的妻子很鄙夷这种行为,认为这不是大丈夫应有的志向,很不支持,常说:“且人患无德义,不患不富,若贵而能贫,方好耳,用此何为!”。于是他就背着妻子私下里找人在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,并种了一千株柑橘,临死前告诉儿子:“州里有千头木奴”。后来橘子长成,岁得绢数千匹,家道殷足。后遂以"橘奴"、“木奴”、“千奴”为橘树或橘子的别称。
橘中商山乐
古时有一巴邛人家橘园,霜后两橘大如三斗盎。剖开,每个橘中各有二老叟相对象戏,谈笑自若。四人中曾有一叟曰:“橘中之乐不减商山。”事见唐牛僧孺《玄怪录·巴邛人》。后遂称象棋游戏为“橘中戏”或“橘中乐”。
1、城边流水桃花过,窗外春风杜若香。
2、草色青青柳色黄, 桃花历乱李花香。
3、红入桃花嫩,青归柳叶新。
宋·黄庭坚《葫芦颂》
大葫芦乾枯,小葫芦行酤。
一居金仙宅,一往黄公垆。
有此通大道,无此令人老。
不问恶与好,两葫芦俱倒。
宋·陆游《刘道士赠小葫芦》
葫芦虽小藏天地,伴我云云万里身。
收起鬼神窥不见,用时能与物为春。
题竹叶间
宋代·郑思肖
清晓清风吹过后,露出青青一罅天。
一似推篷偷看见,竹林半抹古苍烟。
作者简介:郑思肖,宋末诗人、画家,连江人。字忆翁,表示不忘故国;号所南,日常坐卧,要向南背北。亦自称菊山后人、景定诗人、三外野人、三外老夫等。
兰生幽谷无人识,客种东轩遗我香
《种兰》
宋 · 苏辙
明日移舟过洞庭,兰花斑竹绕沙汀
《舟抵南康望庐山》
明 · 杨基
枯荷倒尽饶渠著,滴损兰花太薄情
《秋雨叹十解》
宋 · 杨万里
大谷空无人,芝兰花自香
《塘上闻兰香》
明 · 叶子奇
关于题竹诗句佳句有:
1.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干为扶持。
出自清代郑燮的《新竹》
2.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
出自宋代苏轼的《於潜僧绿筠轩》
题都城南庄
崔护〔唐代〕
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
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
《题都城南庄》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,载于《全唐诗》卷三百六十八。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,“寻春遇艳”与“重寻不遇”,虽然场景相同,却是物是人非。开头两句追忆“去年今日”的情景,先点出时间和地点,接着描写佳人,以“桃花”的红艳烘托“人面”之美;结尾两句写“今年今日”此时,与“去年今日”有同有异,有续有断,桃花依旧,人面不见。两个场景的映照,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。此诗脍炙人口,尤其以“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”二句流传甚广。
题南岳寺古诗如下:
题南岳寺
郭三益 〔宋代〕
古木阴森梵帝家,帘泉一酌试新芽。
官符星火催春焙,却使山僧怨白蛇。
作者简介:郭三益,字慎求,常州(今属江苏)人,一作嘉兴(今属浙江)人,北宋诗人。宋哲宗元祐三年(一○八八)进士。元符元年(一○九八),知仙居县。
题赤竹有关诗句,例如:
题朱竹
徐熥 〔明代〕
根如赭虬髯,叶如丹凤尾。有时截作钓鳌竿,珊瑚乱拂桃花水。
有时掷杖化为龙,白日青天赤鳞起。能将红雾变苍烟,产在朱明几洞天。
须臾绛节生彤管,只向松间滴露研。
作者:徐熥,福建闽县人,字惟和。徐